
2017年的流量卡套餐啊,和现在比起来,那差异可不小。当时我身边有朋友办理了流量卡,他跟我分享使用体验的时候,我就发现了这些不同。
从流量价格来看,2017年的流量费用相对较高。那时候,每GB流量的价格,我记得差不多在10元左右,甚至更高。不像现在,有很多套餐几元钱就能买到1GB流量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中,运营商的成本较高,所以反映到流量价格上就偏贵。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统计公报,2017年移动数据流量平均资费为23.8元/GB 1。这也让很多用户在使用流量时都比较小心翼翼,生怕超量产生高额费用。
套餐类型方面,2017年的流量卡套餐种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。大部分都是基础的全国流量套餐和本地流量套餐。全国流量套餐虽然方便,但是价格较高;本地流量套餐价格相对便宜一些,不过使用范围受限。比如你在本地使用本地流量套餐很划算,但一旦出了本地,就只能使用价格更高的全国流量,或者按照超出套餐的标准收费。我朋友当时办的就是本地流量套餐,有一次他去外地出差,结果流量费用一下子就上去了,回来之后直后悔没有办理全国流量套餐。
2017年流量卡的市场竞争情况
2017年流量卡市场的竞争也很有意思。当时几大运营商都在争夺市场份额,但是竞争的方式和现在不太一样。
移动、联通、电信这三大运营商,在2017年都推出了各自的优惠活动来吸引用户。移动当时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基站覆盖,主打信号稳定和品牌优势。他们推出了一些充值送流量的活动,比如充值一定金额,就可以额外获得几个月的流量赠送。联通则在套餐创新方面下了功夫,推出了一些和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流量卡套餐,像和腾讯合作的大王卡,对腾讯系的应用免流量,这在当时吸引了很多喜欢玩游戏、看视频的年轻用户。电信在价格方面比较有优势,他们的一些流量卡套餐价格相对较低,而且还会赠送通话时长,对于那些既需要流量又需要通话的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。
当时的市场竞争也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有些运营商的宣传和实际情况不符,用户办理了套餐之后才发现有很多限制条件。还有一些套餐的规则比较复杂,用户很难弄清楚自己到底享受了哪些优惠。我有个同事就被一个套餐的宣传吸引了,结果办理之后发现很多流量都是有使用时间限制的,而且超出套餐的费用也很高。这也提醒我们,在选择流量卡套餐的时候,一定要仔细阅读套餐规则,不要只看宣传。
你要是也经历过2017年使用流量卡的日子,欢迎来和我分享你的故事!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488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