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到底是什么?
简单说,这就是一张“纯粹”的上网卡。它没有手机号,或者有一个仅用于实名认证和管理的号码,但不能接打电话和收发点对点短信。所有套餐资费都围绕着流量设计,主打一个“流量白菜价,用网更专一”。
为什么突然火了?
这股风潮的兴起,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变化。
副卡刚需:很多人主卡绑定了太多重要业务,不敢轻易换号,但套餐流量又贵又少。办一张纯流量卡作为副卡插在另一部手机或平板里,专门用于追剧、开热点、打游戏,成本骤降。
设备联网:除了手机平板,家里还有车载Wi-Fi、移动Wi-Fi设备、监控摄像头、甚至一些智能家居设备都需要联网。给它们配一张月租几十块就有上百GB流量的卡,比拉一条宽带方便灵活得多。
性价比诱惑:对比传统融合套餐(话费+流量+宽带),纯流量卡在同价位下能提供的流量池要大得多,对于“流量饕餮”用户来说,吸引力是致命的。
2025年的套餐有什么新花样?
今年的市场卷得更厉害了,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都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产品。
长期有效套餐:出现了更多“一次性充值、长期有效”的套餐,比如充值299元享受2年每月100GB的流量,适合长期固定场所的设备使用。
平台定向免流:部分产品开始与主流视频平台(如抖音、哔哩哔哩、腾讯视频)合作,推出定向免流包,进一步省下通用流量。
全国流量与本地流量:依然需要仔细分辨。有些超低价套餐可能主打本地流量,全国通用流量占比少,适合不出远门的用户。
入手前必须避开的坑
高性价比也伴随着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风险点。
物联卡风险:一定要通过正规电信运营商渠道办理,警惕将用于智能硬件的“物联卡”包装成手机流量卡售卖的情况。这种卡网络通道不稳定,限速严重,甚至可能随时被运营商封停。
虚标流量:最经典的套路就是“100GB套餐,实际可用只有50GB”,存在流量虚标的问题。选择时多看用户评价,尤其是长期使用者的反馈。
网络优先级:几乎所有纯流量卡都属于“流量卡”体系,在基站网络拥堵时,其网络优先级会低于正常的主卡手机套餐,可能导致网速下降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00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