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说,就是你买了100GB的流量,但实际可能只用了70GB甚至更少,系统就提示你已经用完了。这中间“消失”的部分,就是所谓的“虚量”。这几乎是纯流量卡行业的普遍现象,只是虚多虚少的区别。
虚量一般是多少?
市面上常见的纯流量卡,虚量比例通常在20%-50%之间。也就是说,你充值100GB的套餐,实际能用的流量大概在50GB到80GB这个范围。
低于20%:可以算是相当良心的卡了,比较少见。
30%-40%:这是最常见的区间,大多数卡商都在这个水平。
高于50%:这种卡就需要特别警惕了,虚标过于严重,体验会很差。
千万别信那些宣称“0虚标”的广告,十有八九是坑。
虚量是怎么产生的?
虚量并不是某个单一原因造成的,而是多方因素叠加的结果。
行业潜规则:这是最核心的原因。流量成本本身不低,卡商和代理需要利润空间,虚量就成了心照不宣的盈利手段。
计算方式差异:运营商统计流量的方式(如每隔几分钟刷新一次使用量)和手机系统统计的方式可能存在毫秒级的误差,长期累积也会形成少量虚标。
流量穿透与带宽成本:很多物联卡公司并非直接与运营商合作,而是向更大的代理商购买流量池。中间层级越多,为了分摊带宽和服务器成本,虚量可能就越高。
如何判断和计算虚量?
方法很简单,下次充值套餐后可以自己测一下。
在手机系统设置里,找到“蜂窝网络”,将当前流量统计重置为0。
正常使用手机,直到套餐流量用完。
查看手机系统统计的实际使用量。
计算公式是:虚量比例 = (1
手机实际使用量 ÷ 套餐标称流量) × 100%
比如,你买了100GB套餐,手机显示用了75GB就停机了,那么虚量就是 (1
75/100) × 100% = 25%。
选购避坑指南
既然虚量不可避免,那我们的目标就是找一个虚量低、网速稳的卡。
询问清楚再购买:买之前直接问客服:“这款卡的虚量大概是多少?” 含糊其辞或不敢正面回答的,直接pass。
看口碑和长期服务:选择那些成立了比较久、网上用户反馈较多的品牌。突然冒出来的“小品牌”跑路风险极高。
关注网速和延迟:别只盯着流量价格。有些卡虽然便宜,但限速严重、延迟高,看视频都卡,再多的流量也是白搭。
警惕“9.9元100G”这种离谱低价:这绝对是不可能的,背后必然是巨高的虚量或者用几天就跑路,贪小便宜吃大亏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24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