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案是肯定的。市面上确实存在一种被称为“纯流量卡”或“物联卡”的产品。这类SIM卡的核心卖点就是提供大量的流量,而通常不具备传统的语音通话和短信功能,或者这些功能需要额外付费开通。
它主要面向的是那些把移动网络当成“WiFi热点”来用的用户群体,比如需要长时间在外用笔记本办公的人、经常出差的追剧党、或者家里宽带临时断网需要顶上的情况。
虽然都叫纯流量卡,但背后其实分好几种,搞清楚这个很关键。
运营商官方套餐:这是最正规的一类,由三大运营商(移动、联通、电信)直接推出。它们通常被命名为“某某王卡”、“某某星卡”的定向流量版或互联网套餐,套餐内包含巨量的通用流量或定向流量,通话时长可能只有几分钟或者完全没有。优点是稳定、可靠,售后有保障。
物联网卡(物联卡):这类卡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智能硬件设备联网,如共享单车、自动售货机、POS机等。后来被一些代理商包装成“纯流量卡”流向个人市场。它通常不能打电话发短信,只能上网,而且需要通过网络渠道实名认证。 这类卡稳定性差异很大,可能存在虚标流量、死卡、锁卡等风险。
选择和使用时要注意什么?
如果你正在考虑办一张,这几个坑一定要避开。
区分正规卡与物联卡:最直接的方法是看能否在运营商官方APP(如中国移动APP)里查到套餐详情并正常充值缴费。物联卡通常只能在指定的代理商平台进行充值和管理。
警惕流量虚标:特别是一些便宜的物联卡,号称“9元100G”,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“虚量”,比如你用了30G,后台却显示用了50G。
了解网络优先级:部分低价大流量套餐在网络拥堵时,网速可能会被限制(QoS),体验不如常规手机套餐稳定。
注意实名认证安全:所有手机卡都必须实名认证。一定要通过官方或绝对可信的渠道进行,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,切勿在来路不明的网页上提交。
2025年的趋势怎么看?
到2025年,随着5G网络的全面普及和物联网应用的深入,纯流量卡的市场可能会更加规范。运营商预计会推出更多针对不同场景的细分流量产品,例如VR/AR设备专属流量包、车载娱乐系统流量包等。政策的监管也会趋严,那些不规范的物联卡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,对于用户来说,选择正规运营商的产品无疑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29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