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回头看2017年的移动流量卡套餐,简直像打开了时光胶囊。那会儿全国流量还没完全普及,省内流量和闲时流量是绝对的主角。大家为了省点钱,半夜起来刷更新、下载大文件的事儿没少干吧?
记得当时最火的几个套餐核心就俩字:省钱。运营商之间打得凶,受益的就是咱们用户。
腾讯王卡:绝对是现象级产品,彻底带火了“互联网套餐”这个概念。核心就一点,腾讯系App像微信、QQ、王者荣耀这些免流使用,这对当时的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。虽然通用流量只有500M,但基本社交娱乐需求都被覆盖了。
蚂蚁宝卡:支付宝联手推出的,主打的是线下实用。用支付宝每笔消费都送流量,虽然每次送的不多,但积少成多也挺可观,把消费和流量绑定在一起的想法很巧妙。
百度圣卡:百度系列App免流,爱奇艺看视频不用耗通用流量,这对追剧党来说是刚需。通用流量给得也比其他几家要大方一点。
移动自家的“任我看”视频卡:专门为刷抖音、看咪咕视频的人设计的,属于垂直领域的流量包,目标非常明确。
为什么2025年了还有人提起?
你可能好奇,都过去这么久了,为什么这些老套餐还有讨论热度?
套餐性价比依然能打:有些当时办理了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老用户,享受的是“绝版”资费。月租可能就十几二十块,还带着几G的通用流量和各种免流特权,这种套餐在2025年几乎绝迹了。
“无限流量”的遗珠:2017年末到2018年初,运营商短暂推出过一批所谓的“无限流量卡”,通常达量后会限速至1Mbps。这个速度虽然看不了高清视频,但刷刷网页、聊聊微信完全足够。很多用户一直没换卡,这些卡就成了“传家宝”。
避免新套餐的复杂规则:现在的套餐各种“套路”,限速阈值、定向流量范围、合约期长短,研究起来头大。老套餐规则简单明了,用着省心。
2017 vs 2025:流量玩法变了
对比一下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变化:
那时:流量分省内、全国,夜里还有“闲时流量”,需要精打细算,把大流量操作安排在特定时间和地点。
现在:基本全是全国通用流量,闲时流量概念几乎消失。但定向免流范围更广,从几个App扩展到上百个,套餐的核心变成了“通用+定向”的组合。
如果你手上还保留着这类老套餐,不妨查查自己的套餐详情,说不定正用着一款让旁人羡慕的“性价比神卡”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79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