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所谓的“无限流量卡”,其实大部分都带有公平使用原则或者达量限速的条款。真正的、完全不限速的卡几乎不存在,运营商都会在达到一定流量后采取限制措施,关键就在于这个阈值的高低和限速后的体验。
如何判断一张卡的好坏
别看广告,看协议。宣传页面写得天花乱坠,最终解释权都在用户协议里那几行小字上。
高速流量额度:这是核心指标。指的是你在不被限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流量总数,比如100GB、200GB。这个额度自然是越大越好。
限速规则:用完高速流量后,会被限速到多少?1Mbps还能勉强刷刷网页和标清视频,如果限到128Kbps,那基本就回到2G时代了,连微信消息都可能延迟。
网络优先级:很多低价大流量卡属于“互联网套餐”,在网络拥堵时,你的数据优先级可能会低于运营商的普通套餐用户,导致网速变慢。
优惠期长短:要特别注意!很多卡的第一年价格是优惠价,第二年就恢复原价,价格可能直接翻倍。问清楚优惠期是长期有效还是短期促销。
套餐外资费:虽然主打流量,但万一用超了或者需要打电话,套餐外的通话和短信费用也得了解一下。
当前热门的几种类型
运营商正规套餐
移动、联通、电信这三大运营商自己推出的官方套餐。网络质量最稳定,售后有保障,但通常价格偏高,性价比一般。
互联网合作卡
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(如腾讯、阿里、B站)联合推出的卡。针对特定应用免流是最大卖点,但免流规则复杂,很多广告、弹幕、第三方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内,一不小心就会触发通用流量。
物联网卡(物联卡)
这类卡本来是为智能设备上网设计的,被商家包装后卖给个人用户。价格极其便宜,但隐患巨大:流量可能虚标、网速不稳定、运营商可能随时封停、售后找不到人。除非你特别懂行,否则非常不推荐。
校园卡/政企卡
这类卡通常是面向特定群体推出的内部套餐,性价比极高,往往有长期的大流量和通话时长。但办理门槛高,需要学生证或工作证明,市面上流通的一些所谓“渠道”办理存在风险。
选择前的灵魂拷问
你每个月的真实用量是多少? 先查一下自己过去几个月的流量使用情况,可能你根本用不完100GB,那就没必要追求极致的流量额度,可以选择更便宜或通话更多的套餐。
你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哪里? 不同运营商在不同地区的网络覆盖和信号强度差异很大。问问身边的朋友,你常活动的地方,哪家的信号最好最重要。
你最看重什么? 是追求绝对的低价,还是更看重网络的稳定性和优质的售后服务?想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82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