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回顾2017年,国内三大运营商(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)的竞争焦点集中在流量套餐上。随着4G网络的全面普及,用户对流量的需求激增,运营商纷纷推出大流量套餐来吸引用户。当时,主流套餐的月流量普遍集中在1GB-5GB之间,无限流量套餐开始萌芽但限制较多(如达量降速)。对比2015-2016年,2017年的流量供给明显更慷慨,但资费仍高于2025年的水平。
当时流量给得多的手机卡类型
腾讯王卡(中国联通)
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的产品,是当年的大流量标杆。主打免流腾讯系应用(如微信、QQ、王者荣耀),日租宝模式1元/500MB全国流量,非腾讯系应用按天计费。每月低消19元,适合重度腾讯应用用户。
蚂蚁宝卡(中国联通)
联通与支付宝合作,分大宝卡和小宝卡。大宝卡月费36元,含2GB全国流量+100分钟通话;小宝卡月费6元,套餐外流量20元/GB。线下支付还能送流量,互联网合作卡的典型代表。
移动任我用卡(中国移动)
移动应对竞争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,分新老用户版。新用户版188元起,含12GB高速流量(超量后限速1Mbps);老用户版288元起,流量更多。当时移动流量偏贵,这类套餐主要面向高端用户。
电信磅礴卡(中国电信)
电信推出的低价大流量产品,月费46元,主打“无限流量”,但实际是每月40GB后降速至3.1Mbps。性价比在电信套餐中较高,覆盖和稳定性是其优势。
横向对比:哪家流量最实惠?
从纯流量角度2017年:
当时选卡要看需求:如果天天刷腾讯应用,腾讯王卡最省;如果通用流量需求大,电信磅礴卡或联通蚂蚁宝卡更划算。移动用户则多数靠套餐外叠加包或活动获赠流量。
2017 vs 2025:流量变化有多大?
2017年,1GB流量的均价约30元,2025年可能不到3元。2017年的“大流量”放在2025年只是基础配置——当年王者卡每月通用流量仅1元/500MB/天,而2025年百GB通用流量套餐已普及。2017年达量降速套餐限速点常在40GB内,2025年多数套餐已取消降速或阈值更高。用户习惯也变了:2017年用户还担心流量超支,2025年更关注网络速度和延迟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96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