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?明明没怎么用手机,一张刚充值的流量卡没多久就提示流量告急。感觉流量就像长了翅膀一样“飞”走了。其实,这背后可能不是你用得太猛,而是一些隐藏的设置和功能在悄悄消耗你的流量。
后台应用是“吃流量”大户
很多应用即使你没有主动打开,也在后台默默运行,同步数据、推送消息、更新内容。
社交软件 :比如微信、QQ,默认设置会自动接收文件、图片和视频,群消息多的尤其耗流量。
系统自动更新 :无论是手机系统还是APP,在连接WiFi时更新失败,可能会在切换回移动数据时继续下载。
云同步服务 :像手机相册的云备份、通讯录同步,一旦开启,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上传数据。
定期检查后台应用刷新权限,非必要应用直接关闭移动数据访问。
广告和预加载功能防不胜防
现在很多APP都内置了视频和信息流广告,只要滑动页面或点击内容,广告就会自动加载播放。
短视频APP :比如抖音、快手,默认设置都是自动播放,每刷一条都会消耗流量。
浏览器预加载 :一些浏览器为了提升浏览速度,会预先加载你可能点击的网页,这也需要流量支撑。
推送新闻和视频 :很多新闻类APP会推送带视频的资讯,点不点开都会先加载一部分。
可以手动关闭这些APP的“移动网络下自动播放”功能,用的时候再开。
套餐陷阱与流量计算方式
有些流量卡套餐看似便宜,但可能存在定向流量和通用流量的区别,用不对地方流量就耗得快。
定向流量范围 :很多互联网套餐的定向流量只支持特定APP,比如某款视频APP的免流可能只覆盖部分视频内容,广告、弹幕、第三方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内。
流量计算误差 :运营商和手机系统统计流量存在时间差,有时甚至会出现误差,最好以运营商查询结果为参考。
热点共享消耗 :开启个人热点给其他设备用,流量消耗速度会成倍增加,而且很多套餐的热点流量是单独计算的。
办卡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套餐说明,搞清楚哪些流量是定向的,哪些是通用的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10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