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安全机构披露,一种新型的“流量卡盗号”骗局在2025年呈爆发式增长。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的手机卡信息,并利用这些卡片进行二次销售或实施金融诈骗。许多用户直到话费异常或收到催缴通知时,才发现自己的号码已被盗用。
盗号的主要手段
骗子们的手段越来越隐蔽,常见的方式包括:
伪基站钓鱼:在公共场所架设伪基站,向周围用户发送伪装成运营商的短信,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。
信息泄露利用:从黑市购买用户此前泄露的身份证、手机号等数据,通过运营商漏洞补办SIM卡。
恶意软件植入:在非官方渠道提供的APP中植入木马,一旦安装,即可远程获取用户的短信权限和卡数据。
个人信息如何被交易
盗取的流量卡信息通常流向黑市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:
初级利用:被用于注册各类网络账号(如社交、电商平台),进行刷单、薅羊毛或发送垃圾信息。
深度利用:涉及金融欺诈,例如绑定第三方支付工具、申请网络贷款,甚至用于洗钱活动。
数据打包转卖:用户的完整信息(包括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短信内容)会被打包出售,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。
哪些人最容易中招
虽然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目标,但部分群体风险更高:
长期使用非实名或他人实名制卡片的人;
频繁连接公共Wi-Fi且缺乏安全意识的用户;
曾在非官方渠道办理过套餐或购买过“超低价流量卡”的人。
如果怀疑卡被盗该怎么办
立即采取以下行动:
联系运营商挂失:第一时间致电运营商客服,冻结SIM卡,避免损失扩大。
检查账户安全:登录自己的银行和支付APP,解绑可疑设备,修改所有相关密码。
报警处理:保留短信、话费清单等证据,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如何有效防范
日常使用中保持警惕比事后补救更重要:
拒绝点击任何来源不明的短信链接;
定期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套餐余量和办理业务记录;
为手机卡设置PIN码,即使手机丢失也能防止被拔出使用;
谨慎在非官方渠道留存个人身份证照片信息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2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