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各大社交平台和论坛都在疯传“0元纯流量卡”的消息,评论区直接炸锅了。有人说这是运营商年底冲业绩放的大招,也有人怀疑根本是套路。其实这类产品确实存在,但通常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运营商为了拉新推出的短期体验卡,另一种是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定向免流包叠加而成的“伪0元”形态。
2025年资费战的底层逻辑
为什么今年“0元”套餐突然多了?说到底就是运营商之间卷疯了。5-6月期间,部分省市为了争夺学生和老年用户群体,直接把部分低速率流量包价格压到零点,再捆绑语音或短信资源做成“打卡套餐”,用户每天签到就能抵扣月费。但这种卡往往藏着两个坑:一是流量有效期短,月底自动清零;二是达量后限速严重,看视频基本卡成PPT。
关于流量虚标和限速问题
千万别被“无限流量”的宣传忽悠了。实测过某款0元卡的网友吐槽:号称每月100G,实际上用到40G就被限速到128kbps,连微信图片都加载半天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卡连流量计算方式都玩花样——夜间流量和定向流量占比超过70%,通用流量根本不够用。
这些隐形门槛你得知道
现在到底还能不能办?
如果你真想试试, 先查清楚三个信息:是不是运营商官方产品(而非虚拟运营商)、有没有长期合约限制、限速阈值具体是多少。最近某些地区出现了“打卡满半年送流量”的活动,倒是比纯0元套餐实在些——毕竟白嫖虽好,网速稳定才是刚需啊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67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