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网速与信号稳定性
去年帮我表弟选流量卡的时候,他非要买朗硕的校园套餐,说是同学推荐便宜量大。结果用了一个月就找我吐槽,说晚上宿舍打游戏经常460ms延迟。我拿自己的手机和他同时测速,果然发现晚高峰时段(20:00-23:00)网速会从100Mbps掉到不足10Mbps。后来我特意在不同场景测试了这张卡:地铁通勤时信号波动明显,但写字楼里看高清视频倒是很流畅。
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测速标准,我分别在三个时间段做了测试:
有意思的是,我在北京海淀区测试时发现,朗硕卡在高校区域的基站优化反而更好。我母校北理工的朋友说,他们实验室用朗硕卡做物联网数据传输,连续72小时稳定性达到99.3%。这说明朗硕的基站分布确实存在区域差异性,不能一概而论。
打算入手的朋友先查查自己常活动区域的网络覆盖情况。有个取巧的办法:去附近便利店买张临时卡测试几天,比直接办长期套餐稳妥多了。我自己现在养成的习惯是,每到新地方就先打开测速软件跑个分,数据不会骗人。
套餐性价比深度分析
现在朗硕主推的2025年套餐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:取消了之前被吐槽很多的”达量降速”规则,改成了阶梯式计费。我拿他们最新宣传的”畅享套餐”算过账,每月99元包100GB流量,超出后按5元/GB收费。对比其他运营商同类产品,这个定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。
但要注意的是,朗硕的流量计算方式有个隐藏细节:夜间23:00-次日7:00使用的流量会计入专属”闲时流量包”。我上个月特意测试过,晚上看纪录片用了15GB,第二天查账单发现只扣了主流量的3GB。这个规则虽然官网有写,但字体小得需要拿放大镜找。
说到流量虚标问题,我用自己的监测工具做了30天跟踪记录。发现实际使用量比朗硕后台显示的平均少7%-12%,这个偏差值在行业里属于正常范围。不过有个坑要提醒:他们的”免流APP”列表经常变动,我三月份还能免流刷抖音,四月初就发现开始计费了。
最近帮我老妈办了张朗硕的老年套餐,39元包20GB+200分钟通话。她每天刷短视频、看养生直播,月底居然还剩5GB。要是换作我之前用的某运营商同类套餐,早就二次充值了。所以选套餐真不能光看宣传数字,得结合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算细账。
办理前先下载他们的官方APP研究下历史套餐变更记录。我发现朗硕有个特点:每年3-4月会推出年度性价比最高的套餐,到下半年就开始慢慢缩水。这个规律我已经验证了两年,准得就像天气预报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92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