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过程全记录
去年我帮朋友测试了市面上五款主流运营商的移动流量卡无限套餐,结果真的让人大跌眼镜。所谓的“无限流量”其实都有各种隐藏限制,比如某运营商宣传的“不限量”,实际上用到40GB后就会降速到128kbps,连刷个短视频都卡成PPT。我用自己的手机同时插了五张卡,每天记录网速、延迟和实际可用流量,连续测了整整一个月。
测试过程中发现最坑的是“公平使用原则”,这个条款藏在合约第8页的小字里。简单说就是当你用到一定量后,运营商有权给你限速,而且这个阈值每个套餐都不一样。我测的那张最贵的卡,说是无限流量,其实用到100GB后直接给我降到了2G网速,连微信消息都收不及时。
还有个特别隐蔽的套路是“夜间免费流量”。看起来好像很划算,但实际上晚上11点到早上7点这个时间段,除了夜猫子谁会用那么多流量?而且这些流量通常不能结转,第二天就清零了。我特意熬夜测试了这个功能,结果发现凌晨时段的网速普遍比白天慢30%-40%,估计用的人太多基站扛不住。
测速时我用了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,每个时间段测三次取平均值。发现在晚高峰时段(晚上7-10点),所有所谓的无限流量卡网速都会下降,最夸张的一张卡从100Mbps直接掉到10Mbps。要是你想在这个时段打游戏或者开视频会议,基本就别想了。
这些坑你一定要知道
隐藏限速条款
网络优先级下调
这个最坑人,意思是当你用到一定量后,运营商会把你的网络优先级调低。好比高速上的应急车道,平时让你跑,流量大了就把你赶回主路。我测试时发现,在人多的地方比如地铁站,被限速的卡连扫码出站都要等半天。根据[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]的报告,超过70%的用户表示达量后的网速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
定向流量套路
很多套餐会把“定向流量”也算在无限流量里宣传,比如某APP专属流量。但实际上这些定向流量都有使用限制,比如只能用在特定的视频清晰度,或者限制了使用时段。我试过用某个视频APP的专属流量看剧,明明说是免流,结果第二天查账单还是扣了通用流量。
测完这些卡最大的感受就是,所谓的移动流量卡无限更多是个营销概念。如果你是个重度用户,每个月要用100GB以上,那真不如办个正规的大流量套餐。毕竟被限速的时候,那种卡顿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。 办卡前一定要问清楚这三个问题:达量降速阈值是多少?降速后具体是多少网速?夜间流量有没有特殊限制?
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被限速的情况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9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