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事件始末:从流量缩水到集体维权
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。我表弟去年办了一张所谓的”无限流量卡”,宣传页面上写着”月租29元,全国流量不限量”。结果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发现不对劲——每到月底网速就跟蜗牛爬一样,看个短视频都要缓冲半天。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手机问题,后来在论坛上一看,好家伙,成千上万的用户都在吐槽同样的问题!
根据工信部2024年通信服务质量报告(nofollow)显示,去年纯流量卡投诉量同比激增200%,其中超过80%的投诉集中在”限速陷阱”和”虚假宣传”这两个问题上。最气人的是,运营商在宣传时都把”不限量”三个字写得特别大,而把”达到一定用量后限速”这行小字藏在合同最不起眼的角落。
我有个做律师的朋友告诉我,这种营销手法其实已经涉嫌欺诈。他说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:”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、性能、用途、有效期限等信息,应当真实、全面,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。”运营商玩这种文字游戏,明显是在打擦边球。
现在用户们终于忍无可忍了。来自全国30多个省的5万多名用户联合发起集体诉讼,要求运营商停止虚假宣传,并赔偿经济损失。初步估算,如果诉讼获胜,运营商可能要面临超过10亿元的赔偿金!
维权指南:遇到这些问题你可以这样做
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情况,千万别自认倒霉。根据我帮朋友维权的经验,你可以按以下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:
第一步:收集证据
我去年帮邻居处理类似纠纷时,就因为他保存了完整的网速测试记录,最终成功获得了三倍话费赔偿。记得测试网速时要选择不同时间段,早晚各测一次,这样才能证明限速不是偶然现象。
第二步:多渠道投诉
不要只打客服电话,那样很容易被敷衍过去。 同时通过以下渠道投诉:
我表弟当时就是在工信部网站投诉后,第二天就接到运营商客服经理的电话,态度明显好转。根据规定,运营商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对工信部转办的投诉给出答复。
第三步:考虑集体维权
个人维权往往势单力薄,可以加入现有的维权群组或论坛。目前各大社交平台都有纯流量卡维权群,加入后可以共享证据和经验。如果人数足够多,还可以考虑联合聘请律师,这样分摊下来的诉讼成本会低很多。
记得在选择律师时一定要确认其专业资质,最好选择有通信行业诉讼经验的律师团队。我咨询过专业律师,这类案件如果能证明运营商存在欺诈行为,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,用户可以要求三倍赔偿。
你现在用的是哪家运营商的流量卡?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说不定能帮到更多遇到同样困扰的朋友!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210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