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发现的流量卡套路
去年帮朋友测试了十几款流量卡,结果发现市面上至少三成的套餐都存在虚假宣传。最常见的就是标称”无限流量”,实际上用到40GB就开始限速,网速直接掉到2G时代,刷个短视频都要加载半天。我用自己的手机同时测试了三张不同运营商的卡,发现所谓的”全国通用”在某些偏远地区根本搜不到信号。
这些流量卡最坑人的地方在于隐藏条款。比如某知名虚拟运营商的19元套餐,宣传页面上写着”100GB全国流量”,但用小字标注了”其中50GB为定向流量”。这意味着你有一半的流量只能用在特定的几个APP上,要是用错了流量池,额外收费能吓死人。我特意查了工信部相关规定,发现这种营销方式虽然不违规,但确实容易误导消费者。
大家买卡前一定要问清楚这几个问题:
2025年值得推荐的流量卡类型
经过三个月的实测,我发现目前最靠谱的还是运营商直营的套餐。虽然价格可能贵个十块二十块,但至少不会出现虚假宣传的问题。像我现在用的这张卡,月租29元,包含30GB全国流量,虽然看起来不如那些宣传100GB的划算,但实际使用起来反而更省心。
5G套餐现在已经成为主流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有些标榜5G的流量卡其实只支持NSA组网。我测试过一张某互联网公司的联名卡,在5G网络下速度确实快,但一到信号稍差的地方就掉到4G,网速波动特别大。真正好用的5G卡应该支持SA/NSA双模,这个在购买前一定要确认清楚。
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用户被”免流APP”的概念误导。实测发现所谓的免流并不是完全不计流量,而是会计入总流量池后再做减免。有时候激活免流功能反而更耗流量,因为用户会觉得”反正是免费的”,就放开使用,结果触发限速机制。
选择流量卡时优先考虑这些特性:
记得上次有个读者跟我说,他买了张物联卡当日常使用,结果发现根本不能打电话发短信。这种专业用途的卡片虽然流量便宜,但缺少了很多基础功能,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流量卡的坑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!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226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