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过程与数据记录
上周我特意带着三张不同运营商的香港流量卡回深圳做测试,结果真的有点出乎意料。第一张是CMHK的4G/5G通用卡,在福田口岸刚过关的时候信号还是满格,但走到地铁站就变成了3G信号。测速软件显示下载速度只有2.3Mbps,这个速度发微信消息还行,但要刷视频就有点吃力了。第二张是3HK的旅游卡,在罗湖商圈居然还能保持4G网络,虽然速度只有5-7Mbps,但至少能正常使用地图导航和社交媒体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CSL的卡,在南山科技园附近竟然还能收到5G信号,测速达到了35Mbps。不过资费方面就要注意了,这三张卡在深圳使用都会自动触发日费计划,每天扣费28-38港币不等。根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的资费标准{:rel=”nofollow”},跨境数据服务的定价确实比本地使用要高不少。 大家在过关前先致电运营商客服,确认自己的套餐是否包含内地数据漫游服务。
测试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深圳湾口岸附近,香港信号塔的覆盖反而比内地运营商更稳定。这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上更接近香港,所以信号穿透力更强。不过进入深圳市区后,香港卡的信号质量就会明显下降,特别是在地下商场和地铁隧道内,经常会出现无服务状态。
使用体验与实用
实际使用下来,香港流量卡在深圳的体验可以说是喜忧参半。好的地方是无需换卡就能继续使用原来的号码,避免错过重要电话和短信。特别是对于短期往返深港两地的人来说,确实提供了不少便利。但要注意的是,网络延迟会比较明显,玩游戏或者视频通话时可能会遇到卡顿。
根据我个人经验, 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使用体验:
资费方面要特别小心,虽然很多香港运营商都推出了”大湾区计划”,但每日扣费上限和政策都不尽相同。我记得有一次朋友就因为没注意套餐细则,一天之内被扣了200多港币的漫游费。现在有些运营商推出了按量计费的服务,比如1GB流量包约38港币,比按日计费更适合轻度使用者。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需要在深圳长期使用,还是 办理一张内地手机卡。目前内地运营商的套餐性价比更高,比如中国联通的”大湾区融合套餐”每月只需99元人民币,就包含2GB港澳流量和200分钟通话时间。这样既能享受更稳定的网络服务,又能节省不少通讯费用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323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