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美国主流运营商套餐对比
刚到美国那会儿,我也被各种电话卡套餐搞得头晕眼花。记得第一天在机场买了张预付费卡,结果一周不到流量就用超了,额外扣了40多刀,心疼得要命。现在帮过二十多个学弟学妹选套餐,总算摸清了门道。
先说说三大运营商的情况。Verizon的信号覆盖确实没得说,去年我在黄石公园自驾,只有Verizon有信号。但价格也是最贵的,基础套餐就要45刀/月,只有15GB流量。AT&T的中频段5G覆盖很好,在城市里网速能到300-500Mbps,适合经常看视频的同学。T-Mobile性价比最高,40刀就能买到无限流量,不过郊区信号可能会弱一些。
虚拟运营商其实更值得关注。Mint Mobile用的是T-Mobile网络,但价格便宜一半,每年黑五都有促销,买12个月送3个月。Visible是Verizon旗下的,无限流量只要25刀/月,我用了大半年都没遇到限速。Cricket Wireless适合需要家庭套餐的,4人共享100GB流量只要100刀。
还要考虑国际通话需求。大多数套餐都包含打中国的分钟数,但要注意是不是无限拨打。我朋友之前用AT&T,以为包含国际通话,结果一个月打了200多分钟,话费直接爆表。 优先选择包含中美无限通话的套餐,比如中国电信CTExcel的套餐就很适合新生。
怎么选才不会踩坑
第一个要看的是覆盖地图。别光听销售忽悠,一定要上运营商官网查覆盖地图。我记得有学妹在爱荷华州农村,买了T-Mobile才发现信号只有一格。 用OpenSignal这个网站查实际覆盖情况,数据都是用户实测的。
流量需求要算清楚。刚开始我觉得10GB够用了,结果天天在教室看课件、查资料,两周就用完了。现在上课都要用Zoom,一小时高清视频就要1-2GB流量。 第一个月先买个大流量套餐,观察实际使用情况再调整。
隐藏费用要特别注意。 activation fee(激活费)一般都是35刀,但有些运营商会免掉这个费用。还有 taxes and fees(税费),加州这些地方税费能占到账单的20%以上。最好选择all-inclusive的价格,比如Mint Mobile标价就是含税价。
5G手机要确认频段支持。美国用的5G频段和国内不太一样,特别是n71、n41这些T-Mobile的频段。我室友的国内版小米手机就只能用4G网络,网速慢很多。 买手机前先查好频段支持情况,或者直接在美国买手机。
携号转网其实很简单。先用原运营商账户里的号码申请转网授权码,然后在新运营商官网操作就行,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能转好。我去年从AT&T转到Visible,全程在线操作,连客服都没找。
实用技巧和省钱方法
开学季一定要盯紧促销。每年8-9月各大运营商都有学生优惠,比如免费几个月话费、送礼品卡之类的。我去年9月办Verizon,拿到了200刀礼品卡,相当于前三个月免费。
多人合租套餐最划算。4人合租家庭套餐,人均只要25-30刀就能用上无限流量。我们实验室几个同学一起办AT&T家庭套餐,用了两年都没换过,平均每人每月28刀。
预付费卡适合短期使用。如果刚来还没确定长期用哪家,可以先买预付费卡试水。T-Mobile的预付费卡有3天10美元的套餐,适合机场临时使用。LycaMobile的预付费卡打国际电话特别便宜,每分钟只要1美分。
Wi-Fi Calling能省不少流量。在宿舍和学校连Wi-Fi时记得开启这个功能,通话和短信都走Wi-Fi网络。我一个月能省下2-3GB流量,特别是在图书馆地下一层这种信号不好的地方。
国内手机号 保留。用最低套餐保号,收验证码特别方便。很多国内APP都要手机验证码,临时回国也能直接使用。我移动号码办了8元保号套餐,一年也就100块人民币。
流量监控一定要设置。在手机设置里打开流量提醒,达到80%用量时就会报警。我通常还会在运营商APP里设置流量上限,超量自动断网,避免天价账单。有一次我忘了关自动更新,一晚上用了10GB,幸亏设置了上限才没破产。
有没有试过在演唱会现场完全没信号?我在洛杉矶SoFi体育场就遇到过,几万人同时上网,什么运营商都瘫痪。后来发现一个窍门:把网络切换到4G反而更快,因为用5G的人太多基站负载不了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358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