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背景与选卡标准
每次去新加坡旅游最头疼的就是网络问题,去年我和朋友去玩的时候,就因为随便在机场买了张流量卡,结果网速慢得连地图都刷不出来,差点在滨海湾迷路。这次我特意搜集了2025年市面上主流的五款新加坡五天流量卡,包括Singtel、Starhub、M1和两家虚拟运营商的套餐,从价格、流量、网速、覆盖范围四个维度做了全面实测。测试方法也很简单,就是在新加坡的五个典型场景——樟宜机场、乌节路商圈、圣淘沙景区、地铁隧道和居民区,用同一部手机分别测试每张卡的表现。
我选择流量卡最看重的其实是稳定性和实用性,毕竟旅游时要用地图导航、发朋友圈、查美食攻略,网速不稳定真的会毁掉整个旅程。根据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(IMDA)的2024年网络质量报告(nofollow),新加坡的4G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99.8%,但不同运营商在高峰时段的网速表现还是有明显差异的。这次测试中,我特意避开了纯价格战的低质套餐,重点挑选了那些真正适合游客的中高端产品,毕竟一天差几块钱却要忍受卡顿,实在得不偿失。
测试时我还发现了个小窍门:有些流量卡虽然标称”无限流量”,但实际上超过一定额度后会降速到128Kbps,这种速度连微信文字消息都发得费劲。所以我特意记录了每张卡的高速流量额度,这个数据对喜欢刷视频和直播的游客特别重要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新加坡部分景区(比如圣淘沙的沙滩区域)虽然信号覆盖不错,但高峰期用户一多网速就会暴跌,这时候选对运营商就成了关键。
五款流量卡深度横评
先说说Singtel的5天游客卡,这是我个人最推荐的一款。35新币的价格包含100GB高速流量和无限低速流量,实测在乌节路商圈下载速度能达到78Mbps,连4K视频都能流畅播放。不过它在圣淘沙海滩的表现稍弱,下午高峰期网速会降到20Mbps左右,但完全不影响正常使用。 这张卡还附送一些景区折扣券,比如环球影城门票打9折,算下来其实比单纯买流量更划算。
Starhub的Tourist卡性价比也很突出,28新币包5天无限流量(前20GB高速),实测信号覆盖最稳定的是地铁沿线。我在南北线全程测试时,即使在隧道里也能保持10Mbps以上的网速,这点比其他运营商强很多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它的高速流量用完后会限速到1Mbps,虽然比128Kbps强不少,但看视频就比较吃力了。适合那些主要用社交软件和地图的轻度用户。
中国移动的CMLink新加坡卡特别适合双语用户,25新币包5天每天2GB高速流量,超出后降速但不收费。最大优势是客服支持中文服务,APN设置简单,插卡即用。实测发现在居民区的网速表现最好,但在樟宜机场T3航站楼有些角落信号较弱。如果你英语不太流利,又怕遇到问题不会解决,选这张卡最省心。
最后要提醒几个买卡小技巧:首先一定要确认手机支持新加坡的频段(主要是Band3/7/8),去年我朋友带的国产老款手机就出现了兼容问题;其次 出发前就在电商平台买好电子卡,比机场便宜20%左右,落地插卡就能用;最后记得带个卡针,虽然便利店都有卖,但临时找起来真的很麻烦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375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