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有个朋友急吼吼地找我,说刚丢身份证就收到运营商推销电话,对方能准确报出他所有信息。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!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网民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》,超过34.5%的网民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。我自己前年也遇到过类似情况,当时刚补办身份证就有人冒充客服推荐”特惠流量卡”,差点就被套取了验证码。
其实身份信息泄露后办流量卡确实存在风险,但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操作来规避。最关键的是要确认办理渠道的合法性——所有正规运营商都要求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到营业厅或通过官方APP进行人脸识别验证。去年我表弟信息泄露后,就是通过登录中国移动官方APP,在”我的-安全中心”开启了二次验证功能,成功阻断了他人的冒名办理尝试。
如果你正在担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, 先做这三件事:
记得上次帮我阿姨处理这类问题时,发现某第三方平台声称”凭身份证号即可办卡”,结果查询工信部备案才发现是个冒牌网站。正规运营商从2023年起都严格执行工信部《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》,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或营业厅现场办理。
2025年最新防骗指南
现在诈骗手段越来越高明,光是最近三个月我就收到过两次冒充运营商的诈骗电话。对方不仅能说出我的全名和身份证号,还准确知道我正在使用哪家运营商的服务。根据公安部刑侦局最新数据,2024年第一季度通信诈骗案中,23.7%都是通过冒用运营商客服实施的。
最需要警惕的是这些常见套路:
我同事上周就差点中招:收到条显示为”10086″的短信,说他有2000积分即将过期,点击链接可兑换20GB流量。幸好他多了个心眼,先登录了官方APP确认——果然是个伪造的钓鱼网站。正规运营商从来不会在短信里直接附带兑换链接,所有操作都需要在官方APP或网站完成。
要是遇到可疑情况,记得立即用这两个方法核实:
去年工信部推出的”12381涉诈预警劝阻系统”其实特别有用,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时,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短信。我测试过几次,准确率确实很高, 大家都要保持这个短信提醒功能开启。
如果真的不幸中招,第一时间要做的是:
最近帮我大学同学处理这类事情时发现,现在通过”工信部12300″投诉平台反应特别快。他上周三提交的冒名办卡投诉,周五就接到运营商专人回复,周一就完成了所有异常号码的清理。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投诉麻烦,这些渠道本来就是为保障我们权益设立的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376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