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什么是真正的免卡流量
最近总有人问我:现在到处都在宣传免卡流量,到底是不是真的?作为一个从2018年就开始测试各种流量卡的老用户,我必须告诉你真相。所谓的”免卡流量”其实分为两种:一种是完全不需要SIM卡的WiFi共享模式,另一种是使用eSIM虚拟卡技术。我上个月特意买了五款市面上最火的所谓”免卡流量设备”,测试结果真的让我大跌眼镜。
先说说第一种WiFi共享设备。这类产品宣传说插上电就能用,实际上都需要先插入一张实体SIM卡才能工作。我测试的某品牌移动WiFi,广告上说”免卡上网”,结果拆开包装就看到说明书上写着”需要插入nano-SIM卡”。这种玩文字游戏的做法真的让人很无语。第二种是eSIM技术,这个倒是真的不需要物理SIM卡,但需要你的手机支持eSIM功能。根据GSMA协会2024年的报告,目前全球只有15-20%的手机支持eSIM,而且在国内普及度更低。
我用自己的iPhone 13和朋友的华为P50都测试了eSIM功能,发现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限制。首先需要运营商支持eSIM业务,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城市试点。其次开通流程特别复杂,我在某运营商APP上尝试开通,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搞定。最后是资费问题,eSIM套餐的价格普遍比实体卡贵20-30%,完全没有性价比可言。
实测过程与惊人发现
为了给大家最真实的参考,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测。测试设备包括三款热门移动WiFi和两款eSIM服务,每天在不同时间段测试网速和稳定性。测试结果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:号称”免卡”的设备,90%都需要实体卡支持;而真正的eSIM服务,网速表现参差不齐。
先看移动WiFi的测试数据。我在北京朝阳区、海淀区和通州区分别测试,发现这些设备在信号强度显示满格的情况下,实际下载速度只有1-5Mbps。最夸张的是某个号称”5G免卡路由器”的产品,在晚高峰时段连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。我联系客服询问,对方才承认需要插入5G SIM卡才能达到宣传速度,这完全就是虚假宣传。
eSIM的测试结果更令人意外。我购买了某国际漫游服务的eSIM套餐,宣传说全球100多个国家通用。实际测试发现,在国内使用时会自动连接到香港的服务器,导致延迟高达200ms以上。玩王者荣耀经常跳ping到460,视频通话也会卡顿。更坑的是流量计算方式,背景流量消耗特别快,1GB的套餐实际只能用700MB左右。
最让我震惊的是安全性问题。某款廉价移动WiFi设备在测试时,我的手机突然弹出”网络可能存在风险”的警告。后来用专业设备检测发现,这些山寨设备会偷偷上传用户数据。网络安全专家李工告诉我,这些来路不明的设备很可能被植入后门程序,轻则泄露隐私,重则导致财产损失。
如何辨别真假免卡流量
经过这次实测,我 出几个辨别技巧。首先要看设备是否需要插卡,如果宣传免卡但又有SIM卡槽,绝对是在玩文字游戏。其次要查eSIM的运营商支持情况,国内目前只有中国电信在部分城市试点eSIM手表业务,手机eSIM还处于测试阶段。
大家在选择时注意以下几点:
如果你真的需要移动网络,我 还是老老实实用正规运营商的SIM卡。现在5G套餐价格已经很亲民了,39元就能买到30GB的月套餐,比那些来路不明的”免卡流量”靠谱多了。记住,天上不会掉馅饼,遇到太过美好的宣传时一定要保持警惕。
最近听说某知名品牌要推出真正的eSIM手机了,等上市后我会第一时间买来测试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”免卡流量”陷阱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391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