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实测过程与数据表现
去年帮朋友测试韩国后付卡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所谓”无限流量”其实都有隐藏限制。今年我特意办了张KT Olleh的后付卡,连续测试了30天,用的是三星Galaxy S24和iPhone 16 Pro双机切换测试。每天固定时间段在首尔明洞、弘大、江南这三个地方测速,用的都是Speedtest by Ookla这个工具。
测速结果挺让人意外的:白天网速能跑到200-300Mbps,晚上高峰期直接掉到20-50Mbps。最坑的是,用到40GB以后运营商就开始偷偷限速了,虽然官网写着”无限制”,但小字条款里确实写着”公平使用政策”。我特意查了韩国通信委员会的规定,他们要求运营商必须明确告知用户限速阈值,不过很多商家都把这个信息藏得很深。
这里要提醒下,测试期间我还发现个问题:有些所谓的”无限流量卡”其实是有地域限制的。比如在仁川机场网速飞快,但到了釜山海云台就明显变慢。 你们办卡前一定要问清楚覆盖范围,最好要求商家提供网络覆盖地图。
使用体验与避坑指南
我自己用这张卡的一个月里,最深的感觉就是:看视频没问题,但下载大文件真的急死人。记得有次需要下载一个10GB的设计文件,白天下载速度还能维持在30MB/s,晚上八点以后就掉到不到5MB/s了。要是遇到需要开热点工作的场合, 还是找个咖啡馆连WiFi更靠谱。
说到费用问题,真的要擦亮眼睛。很多标榜”月费只要29900韩元”的套餐,其实还要额外缴纳10%的增值税和开通费。我最后算下来实际月支出在35000-40000韩元之间(约合人民币180-210元)。而且韩国运营商都是合约制,一般要签12-24个月,提前解约还得付违约金。
给你们个实用 办卡时一定要确认是否支持5G SA网络。现在韩国主流运营商都在推5G独立组网,但有些廉价套餐只给接入NSA网络,网速和延迟差别很大。我测试的时候特意用网络信号大师(Network Signal Guru)看了下,LG U+的5G覆盖确实比KT要好一些,特别是在地下商场和地铁里。
最后说个很多人忽略的点:韩国后付卡都需要实名认证,外国人得拿着护照和登陆证去营业厅办理。疫情期间很多运营商开通了线上认证,但现在又恢复线下办理了。要是想省事的话,可以考虑先办个预付卡试用水温,虽然流量单价贵点,但不用签长期合约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410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