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个月前我买了第一张电信纯流量卡,当时觉得月租29元100G流量简直太划算了。结果用了一周就发现不对劲,刷短视频经常卡顿,晚上八点高峰期连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。后来才知道这种卡分通用流量和定向流量,宣传的100G里只有20G是通用流量,剩下80G都是限定在特定APP使用的定向流量。
第二张卡是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买的,标着”自营”两个字让我放心不少。这张卡网速确实快了些,但用了半个月突然被限速。联系客服才知道,当月通用流量超过40G就会降速到128kbps,这个限制在购买页的小字里写着,但谁买卡会仔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啊!
第三次我学聪明了,专门找了电信官网的自营渠道。这张卡用了整整一个月都没出问题,正当我以为找到靠谱选择时,第二个月突然多了额外扣费。查了账单才发现是”流量包自动续费”功能,这个功能在开卡时默认开启,要手动才能关闭。
最近这张是在电信APP里办理的,总算摸清了门道。现在这张卡用了快一个月,网速稳定在200Mbps左右,看4K视频都不卡。根据我的经验,选电信纯流量卡要特别注意三个坑:流量构成比例、限速阈值、还有那些默认开启的增值服务。
这些坑该怎么避开
流量构成要问清楚
现在我会直接问客服通用流量和定向流量的具体比例。有些卡宣传200G流量,可能通用流量只有10G,剩下都是定向流量。定向流量只能在指定的APP使用,比如某音、某手这些短视频平台,如果你平时用其他APP多,那这些定向流量基本就是摆设。
最好要求客服提供流量构成的截图,或者直接在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查证。根据我的经验,通用流量占比低于50%的卡都要谨慎选择,特别是那些月租特别便宜的,往往都在流量构成上做了文章。
限速规则必须确认
我现在一定会问三个问题:达量限速的阈值是多少、限速后的网速是多少、限速后能不能购买加速包。有些卡宣传”不限量”,但用超过40G就直接限速到128kbps,这个速度连加载网页都困难。
最坑的是那种阶梯式限速的卡,比如20G后限速到3Mbps,40G后限速到1Mbps,100G后直接变成128kbps。这种卡用起来特别憋屈,每个月都要算计着用流量。 选择明确标注”达量不限速”或者”达量可付费恢复网速”的卡。
隐藏扣费要重点排查
开卡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客服电话,要求关闭所有增值业务。包括但不限于:视频彩铃、云盘会员、游戏加速包等等。这些服务通常有1-3个月的免费体验期,到期后会自动扣费,而且扣费提醒特别不明显。
我现在养成了每月查账单的习惯,通过电信APP就能看到详细扣费项目。如果发现不明扣费,立即联系客服要求退费。根据电信客服的说法,只要是未经用户明确确认的增值服务,都可以申请退费。
怎么选到靠谱的自营渠道
官方渠道识别技巧
真正的电信自营渠道有几个特征:页面有官方认证标识、客服电话是10000、支付页面显示”中国电信”。我后来都是在电信网上营业厅直接办理,虽然价格可能比第三方贵一点,但胜在靠谱。
有些第三方平台也会标”自营”,但此自营非彼自营。他们说的自营是指店铺自营,不是电信自营。要区分很简单,看营业执照是不是中国电信的,如果不是,那就不是真正的官方渠道。
开卡后的必要操作
收到卡激活后,立即拨打10000号客服,要求客服帮你查询套餐详情。重点确认:流量构成、限速规则、增值业务状态。然后登录电信APP,在”我的套餐”里截图保存套餐详情,这样以后发生纠纷就有证据了。
我还会在APP里设置流量提醒,比如通用流量用到80%时提醒,避免突然被限速。现在电信APP做得挺人性化,可以实时查看流量使用情况,还能看到各个APP的流量消耗排名。
用了这么久,我最想提醒的是:别光看宣传的流量数字大就冲动下单。我现在选卡的标准是,月租30元左右,通用流量不少于40G,达量不限速或者限速阈值较高。如果你正在选卡,不妨按这个标准去对比,应该能少走不少弯路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933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