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次看到”100GB大流量”的广告就心动?先别急着下单。我去年帮表弟选套餐时就吃过亏,他办了个宣称”100GB通用流量”的校园卡,结果用到40GB就被限速到128kbps,看个网页都要加载半天。后来我仔细研究才发现,几乎所有流量卡都有个”达量限速”的潜规则,这个关键信息往往藏在套餐说明的最后几行小字里。
现在选流量卡一定要问清楚三个数据:高速流量有多少GB、限速后的网速是多少、哪些App免流。比如最近很火的某王卡,虽然标称30GB,但其中20GB是定向流量,只能用于特定App。根据工信部[a href=”http://www.miit.gov.cn” rel=”nofollow”]发布的《电信服务质量通告》[/a],用户投诉最多的问题就是流量宣传与实际不符。
你这样对比:
我自己的经验是,如果经常刷视频,至少要选50GB以上的通用流量套餐。上周同事办了张宣称”200GB”的卡,结果190GB都是夜间流量,白天根本不够用。
第二点:宽带办理最容易踩的坑
装宽带最怕什么?不是价格贵,而是装完才发现网速不达标。上个月帮邻居检测新装的干兆宽带,实际测速只有300Mbps左右。维修师傅来了才说,是因为楼道的光猫型号太老,支撑不了干兆速率。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,特别是老旧小区。
选宽带一定要看这几个参数:签约带宽、上传速度、是否共享带宽。很多便宜的宽带都是共享带宽,晚上用网高峰时段就会明显变卡。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[a href=”http://www.ccsa.org.cn” rel=”nofollow”]的测试标准[/a],合格的家庭宽带在晚高峰时段也应该达到签约速率的70%以上。
办理前务必确认:
记得去年帮我爸妈办宽带,就因为没问清楚设备费,最后多花了200元。现在我都 朋友直接打运营商客服,报上具体地址查询线路支持情况。
第三点:融合套餐到底值不值
现在运营商都在推”手机卡+宽带”的融合套餐,看起来特别划算。但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。我闺蜜去年办了199元的融合套餐,包含干兆宽带和80GB流量,但她平时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流量,算下来反而比单独办理更贵。
判断融合套餐是否划算,要先算清自己的真实用量。比如你每月手机流量用多少?家里需要多大带宽?要不要绑副卡?根据运营商公布的数据,60%的用户办理融合套餐后,至少有1-2项服务是闲置的。
按这个思路选择:
上个月帮我弟弟算过一笔账,他每月话费50元+宽带80元,总共130元。而最便宜的融合套餐要159元,虽然多了20GB流量,但他根本用不到,最后还是选择了分开办理。你现在用的套餐感觉划算吗?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935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