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上疯传的“9元1000G流量卡”让不少人心动,毕竟这价格简直像白送。但仔细想想,运营商真的会做亏本生意吗?
实际使用限制多:很多类似套餐会注明“限速阈值”,比如用到200G后直接降成2G网速,刷视频都卡
定向流量套路:宣传的1000G可能包含90%的定向流量(比如只能刷某几个APP),通用流量根本没多少
短期促销陷阱:首月9元,次月起恢复原价39元甚至更高,合同里的小字根本没人细看
2025年流量资费会继续降吗?
从最近三大运营商的竞争趋势看,低价大流量套餐确实越来越多,但核心逻辑没变:
5G基站建设成本高,运营商要靠用户基数分摊费用
虚拟运营商(比如某宝某东的联名卡)用低价抢市场,但信号覆盖经常翻车
物联网卡混入个人市场,这种卡随时可能被封停
怎么判断自己适合办?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 直接绕道:
每月流量超过150G的重度用户(限速后根本不够用)
经常出差到偏远地区(低价卡普遍基站优先级低)
懒得研究套餐规则(容易被二次扣费套路)
倒是学生党或者备用机用户,拿来当副卡薅羊毛还算划算,反正9块钱买不了吃亏。
这些“文字游戏”一定要警惕
“1000G体验包” ≠ 每月送1000G(可能就送1个月)
“长期有效” ≠ 永久9元(通常指套餐名称长期存在,价格随时调)
“全国流量” ≠ 全速流量(山区可能直接没信号)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88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