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流量卡,说白了就是不能打电话发短信,只提供上网服务的SIM卡。商家宣传的“9.9元100G”、“29元无限流量”听起来确实诱人,但背后到底有多少猫腻?
虚标流量是常态
你买的100G流量,可能实际能用到的只有一半,甚至更少。这里存在两种“虚”法:
流量虚标:这是最普遍的问题。号称100G,但运营商后台计算方式不同,可能你用了50G就直接限速或断网了。
定向流量陷阱:很多大流量套餐里,通用流量可能只有20G,剩下的80G都是“定向流量”,只能用于指定的几个App,一旦用错地方,扣费飞快。
市面上绝大多数超便宜的纯流量卡,本质是“物联卡”,最初是为智能水电表、共享单车、自动售货机等设备设计的。
网络优先级低:在手机基站拥堵时,你的物联卡网络会被优先降速或踢下线,保证正规手机卡的体验。
死卡、锁卡风险高:运营商严查物联卡被用于手机,一旦检测到,直接封停,卡就废了,余额和流量基本别想要回来。
网速慢到怀疑人生
“无限流量”只是个文字游戏。几乎所有套餐都会注明“达量限速”,可能用了40G后,你的网速就会被限制到128kbps,连刷个网页图片都加载不出来,看视频更是奢望。
售后?基本靠“跑路”
这些卡很多由第三方公司在运营,而非三大运营商官方出品。
充值渠道隐蔽:通常只能通过特定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充值,一旦公众号被封,你的卡就成了“孤儿”。
商家随时消失:今天还在卖卡,下个月可能就卷钱跑路了,你连找人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
2025年该怎么选?
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张副卡来上网,避开这些坑:
认准官方产品:优先考虑运营商官方推出的互联网套餐或副卡套餐,虽然价格可能稍贵,但网络稳定、计费透明、有官方售后。
看清套餐详情: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重点关注“达量限速”的阈值和限速后的网速,以及定向流量的范围。
警惕预付费年包:尽量不要一次性购买大额的年度流量包,风险极高,按月付费更稳妥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979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