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流量卡花样百出,但收费里的“坑”可一点没少。你以为捡到了便宜,可能下个月话费账单就教你做人。那些9元100G、29元无限流的宣传,听听就好,真用起来完全不是那回事。
标价≠实付,隐形费用防不胜防
原套餐与优惠期:很多超低价套餐,是把长达2年的各种折扣、返费都算进去后的“综合月租”。头半年可能真是19元,但优惠一过,月租瞬间跳回39甚至59元,运营商可不会每次都提醒你。
通用流量与定向流量:宣传的100G流量里,可能只有30G是你能随便用的“通用流量”,剩下70G都是“定向流量”,只能用于指定的几个App,用其他软件照样扣你钱。
流量结转规则:不是所有套餐的当月剩余流量都能结转到下个月。很多低价卡明确写了“当月有效,过期作废”,没用完就白白浪费了。
现在已经有运营商在试点了, 可能更普遍。简单说,就是花钱买“网速”:
基础速率档(5-10Mbps):价格最便宜,能满足刷网页、看标清视频的基本需求,但人一多或在高峰期,卡顿是常态。
高速率档(100-500Mbps):价格更贵,适合玩游戏、开高清直播或者需要瞬时下载大文件的用户。不同速率档之间价格差距可能会拉得很大。
这些“天坑”一定要避开
物联卡当手机卡卖:这是最坑的一种。物联卡本来是给共享单车、自动售货机这类设备联网用的,它没有11位手机号,不能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。网速极不稳定,流量虚标严重(可能标100G,实际用30G就没了),而且商家说跑路就跑路,投诉无门。
“无限流量”后的限速:真有不限量的套餐,但通常超过40G后,网速就会被强制降到128Kbps,回到2G时代,连图片都加载不出来,形同虚设。
合约期与违约金:为了用优惠价,你可能被迫签12-24个月的合约。中途想换卡?得支付高额违约金,算下来比正常用完还亏。
怎么看清收费真相?
别光看广告,一定要去查“套餐详情”:
找到当月基础套餐费是多少,这是雷打不动要扣的钱。
确认通用流量的具体数额,定向流量可以忽略不计。
问清楚优惠活动的有效期是多久,并设置个日历提醒。
在运营商官方APP里查办理记录,确认卡的类型和所有条款,那才是最终依据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985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