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面上号称“无限流量”的手机卡一大堆,但十有八九都藏着限速陷阱。你可能刚用了几十个G,网速就瞬间跌回2G时代,看个标清视频都卡成PPT。真正的无限流量,指的是在达到一定用量后,虽然网络优先级可能会降低,但不会直接给你断网或把速度限制到完全不可用的程度。
2025年挑选无限流量卡的核心指标
只看“无限”两个字肯定被坑,你得盯着这几个关键点:
高速流量额度:这是命根子。指的是你在享受全速5G/4G网络下能使用的流量总数,比如100GB、200GB。这个额度内,你干啥都飞快。
限速阈值与限速后的速度:用完高速流量后,运营商采取什么措施是关键。有的直接限速到1Mbps,这个速度刷刷文字资讯还行;狠一点的会限到128Kbps,这基本就告别互联网了。问清楚限速后的具体网速至关重要。
网络优先级(QoS):这是隐藏条款。很多套餐会注明“达量降速”或“网络繁忙时优先保障其他用户”。意思就是,即使你没用超高速流量,在人群密集的地方,你的网速也可能比别人的慢。
网络覆盖与稳定性:再便宜的卡,没信号也是废卡一张。不同运营商在不同城市的信号强度差异很大,务必先了解你常驻地的网络情况。
当前主流无限流量套餐类型解析
运营商官方套餐:通常价格较高,但网络和服务最稳定。更适合追求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的用户。
互联网合作卡: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(如腾讯、阿里、B站)联合推出的套餐。特点是对特定App的免流,但“免流”规则极其复杂,超出部分或非免流App的流量会消耗通用流量。
政企卡/校园卡:这类套餐通常是性价比的代名词,往往用很低的价格就能享受到巨额通用流量和通话时长。但它们通常有办理资格限制(如特定企业、学校),需要仔细甄别。
物联网卡:初衷是为智能设备联网设计,后被用于手机上网。价格极低,但风险极高:流量虚标、随时被停用、完全没有售后保障是常态,非常不推荐个人手机用户使用。
避坑指南:这些细节必须问清楚
所谓的“不限量”是不是达量后直接断网?
限速后的网速具体是多少?能否支撑微信视频通话?
套餐外流量的计费规则是什么?是5元/GB还是更贵?
是否有合约期?提前注销要不要付违约金?
流量结转规则是怎样的?本月用剩的流量能到下个月吗?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992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