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就是一张预装了特定套餐数据的SIM卡。核心不在于物理卡片,而在于运营商后台给它配置的那个“身份”和“资源包”。你自己在家肯定做不出来,但搞清楚原理能帮你避坑。
2025年常见的几种卡
物联卡转售:本来是给智能设备联网用的,比如共享单车、自动售货机。因为套餐便宜,被一些公司批量买出来,插在手机里用。这种卡问题最多,容易被运营商限速或封停。
政企卡/校园卡:运营商给大客户或学生的内部套餐,性价比超高。流出来后,卡商就帮你“制作”成一张新卡,其实就是用你的信息去办这种卡。
地区限定卡:某些省份为了冲业绩,会推出神级套餐。卡商就异地开卡,再寄给你,本质上是一种渠道操作。
自己DIY要注意的几个坑
网络锁和限速:特别是物联卡,用着用着就可能被限速到128kbps,连网页都打不开。
流量虚标:号称100G,可能用了40G就没速度了。这里头有“计算方式”的水分,比如用了40G后限速1Mbps,也算在100G里。
跑路风险:很多卖卡的小工作室,用几个月就注销跑路,你买的套餐直接作废,根本找不到人。
实名认证风险:现在办卡必须实名。但如果是通过卡商“制作”,你的个人信息经过了几道手?有没有泄露风险?这是个问题。
怎么判断一张卡靠不靠谱
看号段:手机卡通常是13x、14x、15x、18x等开头。如果是1064、1069开头的,基本都是物联卡,慎选。
问归属地:套餐便宜的卡很多有固定归属地,外地注销可能很麻烦。
查协议期:很多便宜套餐有1-2年的合约期,提前注销要付违约金。
能不能登录官方App:真正的手机卡都能用运营商(移动、联通、电信)的官方App查询详情、充值。如果只能通过某个第三方公众号或小程序管理,八成是物联卡渠道。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997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