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问题:155G流量是真的吗?
首先要明确,“155G”这个数字本身很可能是真的,但它的构成大有文章。它通常不是全部都能用于通用流量的。
通用流量占比极小:这155G里,可能只有30-50G是全国通用流量,可以在任何App上使用。
定向流量是主力:剩下的100多G基本都是定向流量,只能用于指定的免流App,比如抖音、微信、爱奇艺等。如果你用的App不在名单里,就会消耗昂贵的通用流量。
限速陷阱:很多卡会注明“超过一定流量后限速”,可能刷个视频就变成龟速,看个标清都卡。
这些套路你一定要小心
光有流量还不够,这些隐藏条款才是真正决定它好不好用的关键。
优惠期与原价:超低月租(比如29元/月)通常只持续6个月或一年,优惠期过后月租会大幅上涨至39元、59元甚至更高。很多人办卡时没注意,第二年才发现套餐变贵了。
归属地随机:网上申请的卡很多是随机归属地,万一以后要注销,可能得回归属地或走复杂的异地注销流程,非常麻烦。
合约期与违约金:有些卡有合约期,比如12个月内不能注销,否则要支付高额违约金。
限速阈值低:即使通用流量没用完,但当月总流量(通用+定向)用到40G或100G后,也可能被直接限速到1Mbps,网速体验大打折扣。
2025年,该如何辨别真假?
面对各种广告,保持清醒很重要。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己判断:
看详情页最底部的小字:所有关键限制条款,如优惠时长、定向流量范围、限速规则,都会用最小的字写在最不显眼的地方。务必仔细阅读。
核实官方渠道:看到心动的套餐,最好去电信的官方APP、小程序或客服热线(10000号)核实一下是否有同款套餐,以及具体规则是否一致。很多互联网套餐是“渠道专属”,官方渠道可能查不到。
理性看待“免费”和“白菜价”:天上不会掉馅饼。如果价格远低于市场价,那它一定在其他方面设置了门槛或代价,要么是短暂的优惠期,要么是苛刻的使用条件。
市面上确实存在正规的电信155G流量卡,但它绝不像广告说的那样“无限制、巨便宜”。它更适合作为副卡,用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上网需求。如果你的通用流量很快用完,或者套餐价格恢复原价,它可能就没那么划算了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046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