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帮朋友选香港流量卡时发现,市面上号称“高速无限”的漫游卡实际速度能差出5倍!去年我用过某知名品牌的7天无限流量卡,结果在铜锣湾测速只有2Mbps,连高清视频都加载不了。后来换了张本地运营商合作的卡,速度直接飙到150Mbps。根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2024年发布的移动网络性能测试报告,不同运营商在港岛和九龙的网速差异最高可达300%,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标称“4G/5G”的流量卡实际体验天差地别。
先说说怎么判断一张卡的真实速度。别看广告上写的“最高速度”,那是在实验室理想环境下测的。实际使用中要关注这三个指标:
我去年国庆期间同时测试了四张卡,在中环同一地点用Speedtest测速:
为什么差距这么大?因为卡B和D都是与香港本地运营商直接合作的原生卡,而卡A和C是第三方虚拟运营商从批发来的流量,自然会被限速。
性价比之王这样选
2025年有个新变化——很多卡开始玩“动态限流”的把戏。表面说无限流量,但用到一定量后就会把你 throttling(限速)到128kbps,这种速度连微信文字消息都发得费劲。上个月帮我表弟选卡时,就遇到某网红卡标注“50GB后降速”,结果实际用到10GB就开始卡顿了。
真正划算的卡要满足这些条件:
具体到2025年目前的机型匹配
最近发现的宝藏是3HK的“Super漫游卡”,68港币包10GB高速流量+无限低速流量,我在尖沙咀海港城实测下载速度能到210Mbps。关键是低速流量也有1Mbps,足够导航和发消息用。对比之前用过的某宝畅销卡,同样价格只有3GB高速流量,超量后直接断网。
避坑指南与实战技巧
有些坑我踩过两次才长记性。比如所谓“中港通用卡”,实际上在香港用的是漫游网络,延迟比本地卡高得多。去年在维多利亚港用某中资运营商卡打视频电话,每5秒就卡顿一次,换成CSL本地卡后立马流畅了。
安装使用也有讲究:
最坑的是那种“机场取卡柜机”,上个月朋友在机场被多扣了80港币。后来发现同样的卡在7-11便利店只要一半价格。 下载香港的“Price.com.hk”APP比价,这个APP会实时显示各便利店和电讯门店的卡品价格,我上周帮网友查到的3HK卡比机场便宜47%。
信号盲区也要注意:
最后教大家一招检测真假5G:打开工程模式看连接频段(iPhone拨3001#12345#),真5G会显示n78/n79等频段代号。之前买过一张标称5G的卡,实际一直连接在4G+网络,速度根本达不到5G标准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19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