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什么你需要一张香港流量卡
每次过关去香港,最头疼的就是手机没网。去年我带爸妈去香港玩,刚出西九龙站我妈就想发朋友圈,结果移动漫游一天30块封顶,网速还慢得连张图都传不出去。最后在便利店买了张流量卡,68港币用5天,网速快得能看高清视频。根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2024年的数据,访港旅客使用本地流量卡比国际漫游平均节省70%费用。如果你经常往返深港,像我这样一个月至少跑两趟的,买张储值卡更划算。我现在用的那张卡90天内有效,每次过关插卡就能用,省去了每次都要找便利店买的麻烦。要注意的是,香港主要用n78和n79频段,内地手机都支持,但 出发前还是查一下自己手机的频段兼容性。
选择流量卡时要看清楚覆盖范围,去年我朋友买了张便宜卡,结果到了南丫岛直接没信号。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有3香港、csl、中国移动香港这几个运营商,我实测下来csl的网点最多,连大澳渔村都有满格5G。如果你只是逛尖沙咀、铜锣湾这些热门商圈,其实哪家的卡都差不多。不过要提醒一句,千万别在口岸小店买那些没牌子的卡,我同事就买到过一张只能上网不能打电话的卡,急需联系酒店时差点误事。
2025年流量卡选购实战指南
今年香港流量卡市场有个大变化:大部分运营商都推出了eSIM服务。像我这样的双卡手机用户,现在可以直接在线购买电子卡,免去了换物理SIM卡的麻烦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内地有些手机型号对eSIM支持有限,买之前最好先确认一下。价格方面,2025年主流套餐集中在30-80港币之间,根据香港消委会的最新比较,性价比最高的是3香港的“畅玩套餐”,58港币包含10GB流量和2000分钟本地通话。
如果你打算深度游,推荐选择支持全港免费WiFi热点的套餐。我上个月去徒步麦理浩径时,就靠这个在沿途补给点连WiFi传照片,省了不少流量。购买渠道方面,除了传统的便利店和运营商门店,现在还能通过Klook、KKday等平台提前预订,到港后在指定地点取卡。我比较过价格,线上预订通常比现场买便宜10-20%,而且还能避免语言沟通问题。
记得要带好证件!去年我在铜锣湾买卡时忘了带护照,结果跑了三家店才买到不需要登记证件的游客卡。根据香港法规,购买SIM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进行实名登记,不过针对游客的短期卡(通常指14天以内的套餐)有些商家可以通融。最稳妥的做法是提前在官方认证的电商平台购买,直接邮寄到内地地址,这样过关就能直接用。我最近一次就是提前三天在csl官网下单,顺丰送到家,比到港再买省心多了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流量公平使用政策。有些便宜套餐会注明“高速流量用完即降速”,像我这样需要经常传视频的,就会选择不限速的套餐。如果你只是发微信、查地图,其实基础套餐就够用了。根据实测,在香港导航一天大约消耗200-300MB流量,视频通话一小时约500MB,你可以根据行程合理安排套餐容量。 下载运营商的官方APP,像我用的3香港APP就能实时查询余额和流量使用情况,还能在线充值延期。
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本文由90好卡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90haoka.cn/?p=140698